2025年11月11日14:00-16:00,由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医学院基础医学教研室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组承办的“人体解剖生理学:人工智能+创意设计”大赛初赛在安宁校区翰文苑B802-2顺利举办。本次大赛以“展示技艺、促进交流、倡导创新、共谋发展”为核心主题,旨在推动人体解剖生理学专业知识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意设计的深度融合,培养“医学+数字技术”复合型应用人才,同时提升专业知识的科普影响力。经过评委团严格评审,最终10支参赛团队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新颖的AI创意呈现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复赛。

赛事伊始,赛项管理人宣读规则
本次大赛自2025年10月20日启动报名以来,吸引了众多本专科在读学生跨专业组队参赛。参赛团队需以人体解剖生理学核心知识为创作基础,运用MidJourney、豆包、剪映AI等合法合规的AI工具,完成科普动画、交互创意海报、科普短视频或3D解剖模型艺术化呈现等类型作品,且需提交完整的创作说明,确保作品的科学性、原创性与艺术性统一。




学生作品截图
初赛评审阶段,由李昕潼、李莉、张斌等6位专业评委组成的评审团,严格遵照竞赛评分标准,从科学性、AI创意应用、视觉呈现与传播适配性、创作说明完整性四个核心维度对参赛作品进行量化打分。评审过程中,评委团采用“去掉1个最高分、1个最低分,取平均分”的评分规则,确保评审结果的客观公正。对于存在抄袭或严重科学性错误的作品,按规则直接取消资格,充分保障了竞赛的严谨性。
入围的10支团队作品亮点纷呈,展现了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创新的技术应用能力。刘万秋团队创作的《发热科普视频》,以生动的视觉画面配合清晰的知识讲解配音,将复杂的血液循环机制直观呈现,科普逻辑严谨;李韵清团队的《心肺双循环的“分工协作”:一个不可分割的生理单元》,通过AI设计让观众直观理解疾病的解剖生理机制,视觉效果突出;田丽团队创作的“循环系统科普动画”,兼顾了专业性与艺术表现力。这些作品不仅严格遵循《人体解剖生理学》等权威教材的知识规范,更通过AI技术的灵活运用,打破了传统专业知识传播的局限,实现了科普性与观赏性的有机统一。

本次初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跨学科创新能力的平台,更推动了《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与AI技术、数字媒体的深度融合,为“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初赛筛选出的10支晋级团队,将于11月13日前加入复赛钉钉群参与线上抽签,确定答辩顺序,并于11月18日在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安宁校区翰文苑B802-2进行现场答辩。复赛成绩将占最终总成绩的70%,初评成绩占30%,最终获奖名单将于11月20日公布。
大赛主裁判、医学院专业带头人表示,初赛作品整体质量超出预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后续组委会将持续做好复赛组织工作,期待晋级团队在后续环节中展现更高水平的专业素养与创意能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为医学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基础医学教研室
主笔:罗正龙
监制:李昕潼、郭泽云
编辑:李晓燕
初审:李晓燕 章 迪
复审:张家源
终审:彭 轶

版权所有 ©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医学院 滇ICP备05007082号
Copyright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