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8日,一场主题为“人工智能驱动大学教学提质增效”的专题分享会在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安宁校区翰文苑802顺利举行,此次分享会由罗正龙老师结合自身实践经验,系统拆解AI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实用工具与创新方法,为在场同仁献上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操价值的教学盛宴。
分享中,罗老师直指当前高校教学中备课耗时久、学情把握难、互动形式单一等痛点,强调AI并非替代教师,而是构建“人机协同”教学新生态的核心支撑。他列举了数个智慧教育平台,详解了AI智能应用工具的组合使用策略:课前借助教案助手与课件生成工具,上传教材与教学目标即可快速生成初稿,经个性化润色后便能形成贴合风格的优质教学资源,大幅压缩备课时间;针对课程体系搭建,他推荐运用知识图谱功能,将离散知识点转化为可视化网络,结合AI预测分析实现学习诊断与个性化路径规划。
课中互动环节的AI创新方法成为分享焦点。罗老师现场演示了“AI+学科场景”的实践案例:在医学课程中,通过DeepSeek等大模型生成PPT教学文案,搭配配音等技术打造沉浸式讲解视频。同时,他介绍了AI助教的实时互动价值,其24小时智能问答功能可及时解答学生疑问,课堂上的随机点名、积分小游戏等工具则有效提升了课堂参与度。
课后评价与学情分析部分,罗老师重点分享了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方法。利用AI学情分析工具对学生学习行为数据进行深度挖掘,生成包含知识掌握度、参与频次的三维成长雷达图,帮助教师精准定位知识盲区,动态调整教学策略。对于作业批改,智能批阅与查重工具可实现客观题自动批改与主观题评分参考,教师只需聚焦思路点拨与个性化反馈,将更多精力投入高阶能力培养。
“AI工具的价值在于解放教师创造力,让教学回归育人本质。”罗老师在分享结尾强调,他建议教师根据学科特点组合使用文心一言、讯飞星火、豆包、超星AI助手等工具,并始终保留对AI生成内容的校准权,在技术赋能中守住教学主导地位。
此次分享会为基础医学教研室教师提供了可复制的AI教学实践方案,参会教师纷纷表示,这些工具与方法兼具实用性与创新性,为推动教学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清晰路径。
主笔:王蕊
监制:郭泽云、李昕潼
来源:基础医学教研室
编辑:李晓燕
初审:李晓燕 章 迪
复审:张家源
终审:彭 轶
↑ 上一篇: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召开期末总结大会--凝心聚力谱写发展新篇章
↓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所有 ©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医学院 滇ICP备05007082号
Copyright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