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医学院“彝医·康养同行”社会实践团队,怀揣着对彝医药的敬畏之心,深入楚雄市中国彝医药康养园,专程拜访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全国最美医生、云岭楷模、“彝族李时珍”、我国著名彝医药大师张之道老先生。在充斥着药香的康养园中,这位年逾九旬却精神矍铄的彝医大师,不仅为团队讲述了彝医药的历史,也以自身经历展现了彝医药在现代康养事业中的蓬勃生命力。
彝医药大师张之道
初见张老,他穿着朴素、步履生风,胸前鲜红的党徽格外醒目。开口一句“我只不过是一个民间的赤脚医生,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没有什么系统的理论,我始终认为人民至上、健康至上”,话音未落便让在场者心生敬佩。这份仁心仁术、无私奉献的精神,恰是老一辈医药工作者独特且动人的底色,更是我们需要传承的精髓。
首先,他指出彝族医药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对自然界的观察、认知、感悟的结果,并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阐述了彝医现有的理论体系,让复杂的民族医药文化变得鲜活可感。随后,谈及彝族医药的发展历程时,张老目光恳切地说:“彝医药的根脉在人民需求里,智慧来自于广大人民群众。所以,要向人民群众取经,更要服务好人民群众。”话语间,对人民的赤诚与对职业的敬畏溢于言表。
团队成员聆听张之道老先生讲述彝医文化
更令人动容的是,已至鲐背之年的他,至今仍奔走在彝医药防治疾病及传承的第一线,亲自背着背篓上山采药。药房的大部分中药材都是由他亲自采摘,组织编写诸多彝医药书籍,其中《彝药本草》更是被誉为“彝族医药文明的扛鼎之作”。他主张“人体和自然界是个统一体,自然是个大天地、人体是个小天地,身体有病,山上有药”。在治未病方面,他提倡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修身养性,淡泊明志,保持愉快的心情,勤于运动,同时做到“饮食清淡、做人平淡、乐于奉献、与人为善”才能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
《彝药本草》书中部分药材展图
此次对话张老,对“彝医·康养同行”团队的成员而言,是一次震撼心灵的彝医药文化寻根与传承之旅。他渊博的学识、守护彝医文化的赤子情怀以及毕生坚守的奉献精神,不仅让团队深入了解了彝医药的发展脉络与理论精髓,更让团队成员们看到了老一辈医者“敬佑生命、服务人民”的初心,以及坚守彝医药文化传承的执着。他的言传身教,点燃了团队成员们传承民族医学、投身健康事业的热情。在张老的指引下,彝医药这一承载着中华民族生命智慧的瑰宝,必将在守护人类健康的伟大事业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时代光芒。
团队成员与张之道老先生合影留念
图:彝医·康养同行先锋队
文:马国丹 张杰
初审:李晓燕 章 迪
复审:杨春漫
终审:彭 轶
版权所有 ©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医学院 滇ICP备05007082号
Copyright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医学院